6月13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出席第十四届(2017)中国蓝筹地产年会时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债务,坏账等结构性问题是典型的经济周期现象,是经济过热之后的后遗症的现象。“我们国家在处理经济衰退采取的是软着陆方式,好处是没有持续衰退,坏处是拖的时间比较长,长到有一些人把周期性的问题当成长期性的问题。”樊纲说。
通过回顾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樊纲认为,中国高增长的故事远没有结束,但近期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这一轮我们的低谷问题还没有清理完,还要清理一段时间,但是借鉴上次恐怕需要一段时间,过剩产能没有清理完,债务没有清理完,压着民营企业投资很难上升,经济就很难恢复正常增长,加上国际经济逐步恢复,L型经济形势走底。“
对于近期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樊纲认为呈现出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大城市爆涨,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卖不出去,这反映出城市化战略可能出了偏差。究其原因,樊纲认为货币太多只是似是而非的说法,高地价导致高预期,高预期带动房价上涨,引发了政府调控。
从供求方面来看,樊纲指出,需求方缺乏像房产税这样的自动稳定器,供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城镇化战略出了问题,以前是城市化政策,现在是城镇化政策,鼓励小城镇发展,限制大城市发展,相应的就给小城市无限供地,小城市供多少用不完的嘛,大城市呢,限制你,城市就这么多人口,就给这么多土地。就导致了偏差,这种战略前提假定是企业回到小城镇发展,就业会在小城镇创造,人们会向小城镇转移,看看这30年,绝大多数人口的迁移,迁向了大城市,而且逐步阶梯式的走向大城市。”在樊纲看来,城市化的基本逻辑是经济效益,是规模效益,是聚集效益,是因为大城市能够节约资源,能够更有效率,能够为更多的企业创造发展的条件,冷却创造更多的就业。
“房地产基本的问题是需要解决战略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樊纲表示,“减少或者停止向人口流出的小城市供地,增加对大城市的供地,这是开始进行调整的迹象,我们走了一段弯路,今后能不能把这个弯路调顺过来,这个决定着我们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方向。”
2024-07-15 09:12
2024-07-02 13:23
2024-06-03 15:31
2024-06-03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