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至5月4日,中国20多个省区市、几十座城市,启动了新一轮消费券投放。
据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不完全统计,此番投放的消费券规模突破百亿元,涉及消费领域包括餐饮、旅游、家电、汽车、文娱等方面。
目的只有一个,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向你的钱包发起“总攻”,以消费拉动经济。
“五五购物节”的200亿
小长假里,如果要找最吸睛的活动,上海“五五购物节”绝对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阿里巴巴、拼多多、苏宁、美团、光明食品、百联等巨头,均在此次购物节中发放消费券、购物券,各个大企业一出手都是数十亿。
据上海商务委数据,截至5月4日,各大企业承诺发放消费券额度累计已超过200亿元。
在武汉,小长假的前一天――4月30日中午12点,武汉第二批消费券正式开领,本次投放的消费券使用有效期为4月30日至5月6日。
但武汉民众消费动力十足,就在当天的12:00至12:20分,短短20分钟时间之内,支付宝平台就已核销4000张武汉消费券,美团平台和微信平台也已分别核销约2000张。
在厦门,“五一”期间,前往奥特莱斯、大润发、欣乐海百货、金中意百货等地购物,银联消费满500元就可立减200元。
据不完全统计,假期五天,厦门市各区准备了上亿元的消费券提振消费,预计可拉动消费16亿元。
在沈阳,市民们享受起了小长假里的“本地一日游”,各大商圈推出“假期菜单”拉动消费。
5月1日至3日,三天里共有18.5万张消费券在沈阳市的22482户商家被核销使用。三天里用券消费订单总额达1520.4万元,带动交易额达3968.9万元。
消费券发挥乘数效应
2019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7.8%。
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涉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文化娱乐等行业,容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小微商户及数亿中低收入人口就业。
消费兴则经济兴。因此,当前重中之重就是迅速提振消费、尽快促进服务业恢复元气。那么,这一轮在中国各地出现的消费券热潮有多大作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蚂蚁金服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通过对杭州发放消费券和无消费券时的日常消费量对比,每1元(人民币,下同)消费券能带动3.5元的新增消费,而这部分新增消费进一步打开了消费增长空间。
研究建议,中国再发5000亿元消费券,如按上述3.5倍新增消费带动效应计算,这将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5%。
这就是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以全国范围内较早发放消费券的杭州来看,其自3月27日开始发放消费券,截至4月6日16时,杭州电子消费券已经带动消费22.26亿元。其中,一期兑付政府补贴1.45亿元,带动杭州消费18.05亿元,拉动效应超过12倍。
而佛山作为广东省内发放消费券“第一梯队”成员,也尝到了“甜头”。5月3日,佛山官方宣布,经市场抽样调查和数据测算,总额1亿元的佛山实际消费券拉动消费超过6亿元。
“消费券是政府刺激经济的一种短期政策工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政府发放消费券,受益人在有效期内去政府指定的商品和服务提供商消费时抵扣一定金额,由财政向兑换了消费券的公共服务提供者支付这部分费用。
消费券多在经济急速下滑时采用,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消费,消费增加带动企业生产,生产增加提供就业岗位,就业促进消费,整个过程不仅良性循环且具有乘数效应,能够带动更多消费和投资、生产活动,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
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消费券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产生抬升作用,或可让消费增速超过8%。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翁一认为,消费券充分释放了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同时,数字化时代的消费券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政府想扶持的行业,通过高杠杆率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发消费券有哪些门道?
消费券该怎么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减少负面影响呢?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直言,要合理使用消费券,不建议、不提倡长期发放消费券补贴。
“目前并不是实行普惠式发放,而是针对不同行业,哪里需要补哪里。哪些行业受到冲击比较大,才向这些行业发放消费券,从而促进这些行业尽快恢复到正常消费水平。”赵萍说。
她认为,对于财政收入比较困难的地方,不太适合使用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毕竟消费券资金来自财政收入,必须考虑到地方财政承受能力。
“促进消费增长要把长期安排与短期措施相结合。”赵萍表示,短期目标主要注重消费回补,长期消费增长则应该注重从消费制度、消费环境不断完善的角度入手,建立更加完善的促消费长效机制。
刘俏则希望,未来由国家来统筹定出消费券发放规模,资金方面中央财政资金跟地方财政资金可做一些协调。经济情况较好的地方,地方财政可承担很大部分,情况比较差的地方政府可用转移支付的方式实施。
他还建议,对消费券设计完全应根据政策目标来制定,可采用双层结构,支持有一部分是以现金券的形式,甚至也不排除现金的形式,发放给低收入群体、失业群体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众。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2024-07-15 09:12
2024-07-02 13:23
2024-06-03 15:31
2024-06-03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