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微信群里几乎一片哀嚎。
诸多群友焦虑不安,声称“后浪太强,前浪自愧不如”,甚至还有一个3套房深圳读者也跟着哀叹,“原来我还以为我的人生是成功的,没想到差远了。”
当然这其中有些是瞎起哄,有些是正儿八经跟着焦虑了。其缘由就是一个热搜视频。
视频的女主自称D姐,93年出生,通过自己7年的努力,从负资产成为广州400栋楼的包租婆,其中10栋楼是自己买的。
注意,不是这里的房子不是按套计数,而是“栋”。她每天最愁的事情就是,收租子太累忙不过来。
看完这个视频,第一个感觉就是惊讶。
并不是惊讶于这位姑娘小小年纪竟如此成功,而是惊讶营销痕迹这么明显的视频,竟然能在青年节这天,被公众媒体平台推上热搜,向还未有识别能力的社会主义年轻人传播焦虑。
事实证明,这位90后姑娘以及背后的公司团队营销是成功的,不到20小时,视频达到1970万播放量,引发5.3万讨论,霸榜热搜很长时间。
讨论里,均是年轻人对90后姑娘的赞美和羡慕。
很多人想让我以楼市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其实没必要,借用朋友圈的一张图。
“按照D姐所说,这个片区的房子,每栋每月租金50万左右,那总共每月租金2亿,一年24亿。广州租售比按1.6算,房产总价值1500亿。这个身家大概超过中国富豪榜中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暂列第七。”
虽然事后,她出来辩解报道中的“月入2亿”是计算错误,“视频中说我每栋楼都赚50万,其实我说的是最高赚50万,还有赚几万的、几千的,甚至还有赔钱的。”
即使是这样,这位名叫D姐的小姑娘,远比当年的马云、雷军、任正非这些改变历史潮流的人物还要强上几倍,毕竟这还是一个30未出头,刚从大学里走出来的小姑娘。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在不谙世事的情况下,被视频中的价值观洗了脑:
相信D姐这种“成功”是可复制的,而且认为房子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
2
现实中有D姐营销的这种人设吗?
有。
前段时间,有一个名叫老徐的读者咨询我。说自己位于广州天河区猎德村有8栋楼,自己56岁了每天收租的生活太迷茫了,该如何资产最大化,让自己更自由一些。感觉自己“除了房子,一无所有”。
当然这种房子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要求采光、楼间距等居住体验的房子,而是城中村的小产权握手楼。网上曝出几乎所有按栋计数的包租公/婆,基本持有的都是这种房子。
这种房子的产生是有原因的。
当一个城市在快速发展时,土地资源加速稀缺。政府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新的荒地上,而不是拆迁成本高,受到村民层层要求和阻拦的城中村。
只剩下宅基地的农民,把求生方式转向了出租房子。由于广州这类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各地农民工的淘金胜地,所以低价的握手楼便成了硬通货。
随后,在几轮大规模城中村改造后,出租房屋的收入水涨船高。在利益驱动下,农民开始在属于自己的集体用地上尽量多盖楼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老徐正是此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受益者,房子拆迁换了几套新房,同时早年间又拿开工厂赚的钱,兜兜转转从乡亲那暗地里买下7栋楼,成为名副其实的包租公。
老徐说,“村子里比我房子多的人也有,但是大家都是私底下说说,房子越多的人越低调,因为都是早年间的违建品,不光彩。而且涉及到税收问题,这富也露不得。中国就这一茬人,几辈子就遇到这么一次机会。”
在过去,拆迁是中国唯一一种不犯法,可以实现一夜暴富的方式,但是这个机会大抵只有一二线城市盘错在城市主轴上的城中村里才会出现。对于中国来说,相当于中500万彩票的概率。
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会放缓,核心城市的城中村基本完成改造,像过去那种靠拆迁暴富的人,未来出现概率已经无限趋近为0。
除了他们,剩下的99.999%的中国人都是很普通的,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按部就班,通过汗水从历史潮水中挣扎奋进的人,包括我自己。
那么这时候,踩着时代后浪的年轻人应该去羡慕中了大奖的中老年人吗?
这是理想还是幻想。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中一个理论非常精辟。“当人们发现理想与事实严重不符时,事实上,会产生一种灾难性的失望,这种失望会迅速摧毁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从此变成一条咸鱼。”
这个视频宣传年轻人努力没错,但宣传炒楼致富,无异于告诉别人,“我每天贩毒,实在太累了”。
退一万步讲,假如这位名叫D姐的年轻人说自己2013年买了10栋楼,这事儿是真的。那么2013年10栋楼是多少钱,而且盘这么多楼,又需要多少不可告人的“关系”。
年轻人一定要认清真相,绝大多数人一生中买一套房都是不容易的。
3
在这个视频爆发的同时,还有一个短视频在青年节这天刷爆了朋友圈,名字叫做《后浪》。
《后浪》同样引发广泛讨论,但在千万赞美声背后,却是如洪水般的贬损。
视频中宣传年轻人有选择的权利,定格在每一帧精致的生活画面,例如在威尼斯的海底潜水,洛杉矶的蓝天跳伞,无忧无虑的踏着滑板,玩着单反和音乐……
然而当看完《后浪》,眼前满是愉悦光影时,被一个电话铃惊醒,去楼下取快递时,看到黝黑冒着汗水的快递员分明和自己的年龄相差无几。
这种生活的落差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让很多年轻人打心底里排斥,于是发出歇斯底里的怒吼。
但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一部分年轻人生下来就享受着父母积攒的财富和教育带来的机遇,另一部分年轻人则是趴在阶级鸿沟的陡壁上,拼命挣扎。而且在阶级固化的大趋势下,年轻人翻越鸿沟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这都是需要认清的事实。
曾经有一个日本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成功?每天张口闭口都是成功。
因为在韩国、日本、甚至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年轻人认为不成功是正常的,成功反而是不正常的。而中国年轻人从小就被父母、老师、老板价值观绑架,要求必须成功,否则就是荒废一生。
于是,不计其数的年轻人去学习成功学,去创业,去灌鸡汤。受创后又在不断地怒吼,开始抱怨社会不公,开始拼爹、仇富、拜金……整个社会的风气越来越畸形。
其实真正的成功是什么?
它真的很简单。
是不卑不亢,是放低对未来的预期脚踏实地的做事,是有一个憧憬有实际的理想,拥有一门可以吃饭的手艺,有一个伴随终生的爱好,有一个身体健康、相信相爱的家庭。
做好这一切,财富不求自来。
有一句话很经典,“年轻人永远活在一个套子里,资产家对无产者的嘲讽,无产者只能羡慕,浑然不知被剥削。”
当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去盲目羡慕他人与批判世俗时,便是蛹化成蝶,懂得生活开始的时候,这才是自信且真实的“后浪”。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年轻读者们。
(来源:子木聊房)
2024-08-11 20:11
2024-07-29 14:33
2024-07-15 13:55
2024-07-15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