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三:“330”新政重磅出击•稳定楼市态度坚定
事件 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指出,为进一步完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就相关事项进行通知。其中要求,对拥有1套房且贷款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房贷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对拥有1套房并已结清相应贷款,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而同日,财政部也发文要求,将个人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评析 此次“330”新政的出台,放松力度较大。从政策调整的要点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将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下调至4成,这是五年来的首度下调,由于目前很多大城市购房的改善需求已经成为第一位,因此能否刺激改善需求,或者说进行合理的政策支持,对我国楼市尤为重要;其次,对于首套房和二套房公积金首付比例的双双下调,迎合了地方政府积极放松住房公积金政策以及个人购房需求,对于楼市复苏也带来了积极因素;最后,规定个人购买两年以上住房出售免征营业税,这是对此前五年以上的住房出售免征营业税的明显放宽,对于楼市影响较大,不仅有利于直接降低房屋交易成本,而且还有利于盘活存量房,主要是随着个人出售房屋免征营业税年限的缩短,住房出售意愿必将明显提升,市场二手房供应量也会明显增加。总之,此次“330”新政虽然救市力度不如2008年10月下旬那次最大力度、最密集的救市行动,但仍显示了中央稳定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
事件四:全国市场总体复苏•区域市场加剧分化
事件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4%,增速相比去年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9%。1-11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增长7.6%,比2014年全年提升6.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成交均价同比增长9.4%。1-11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6%;销售额增长21.1%。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3%;销售额增长10.9%。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8%;销售额增长5.5%。在市场总体复苏的局面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东中西部区域、一二三线城市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评析 随着商品房销售量的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复苏态势,这首先有利于楼市去库存。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罕见提及“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可见房地产去库存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库存的消化,有利于楼市长期健康发展;其次,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复苏,将带动房地产产业链相关联的几十个行业的复苏和发展,对于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等滞后指标的稳定和增长也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达到稳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经济的筑底增加动力的效果,为经济能够在平稳发展背景下调结构赢得宝贵的时间。但是区域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分化,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健康发展,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楼市复苏力度较大,房地产市场为经济做出积极贡献;而部分二线和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由于楼市复苏力度较弱或者仍然疲软,房地产行业起到的作用是负面的,在拖累城市经济的发展。中短期来看,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也需要健康稳定的房地产业予以支撑。
2025-06-23 15:16
2025-05-19 10:53
2025-05-19 10:51
2025-05-14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