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策略:密集发债降低资金成本,宽松货币环境助力企业规模化发展
境内发债、定增规模井喷,资金成本显著降低,为规模扩张打下基础
2015年1月,证监会宣布取消再融资等事前审查政策,再融资监管进一步放开,加上资本市场逐渐趋于稳定,百亿房企通过密集发行公司债、定增获得大量低成本资金。
图:百亿房企2015前11月公司债规模、成本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fang.com
百亿房企境内发债规模持续扩大,平均融资利率仅4.6%。2015年百亿房企公司债发行量持续提升,特别是6月交易所对公司债开始放量以来,公司债呈爆发式增长,1-11月百亿房企共发行公司债融资2067亿元,平均融资利率4.6%,且利率不断走低。
大型百亿房企凭借年内良好的销售表现以及较高的信用评级,发债规模和成本优势显著。销售额千亿以上房企共有7家企业发债规模达711亿元,平均成本仅为4.1%;500-1000亿之间共有6家企业发债规模325亿元,平均利率4.8%;200-500亿之间共有11家企业发债规模758亿元,平均成本5.0%;100-200亿元之间共有10家企业发债规模373亿元,平均利率5.4%。
此外,百亿房企积极把握融资窗口期密集定增扩股融资,大型企业规模优势显著。据统计前11月共有15家百亿房企发布定向增发方案,涉及融资规模达到1200亿元。从资金用途来看,大量低成本资金的获得不仅被百亿房企用于优化融资结构和规模扩张,也为其战略转型和创新提供良好的资金条件。
银行贷款、信托等传统渠道融资占比下降,海外发债融资规模骤减
2015年以来,虽然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但受国内低成本再融资影响,百亿房企通过银行贷款、信托等传统方式融资占比也不断下降,而基于风险控制和信托成本较高的考量,百亿房企积极尝试股权类和权益类信托融资。
此外,百亿房企海外发债规模和频次锐减,部分稳健型企业继续利用海外平台获得规模资金。2015年1-11月共有18家百亿房企通过境外融资平台发行21笔债券,共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712亿元,较去年大幅下降45%。其中碧桂园、远洋、世茂、旭辉等企业发挥自身信用优势发行大额海外债,获得中长期稳定融资。
经营策略:深挖客户需求,加速服务化、金融化转型,兼并重组开启行业整合潮
转型:挖掘全产业链服务价值,探索物流地产、众创空间等服务型产业转型
伴随中国房地产正从新房开发交易为主的市场逐步向以存量房交易为主转变,行业增长也由外向增长逐渐演变为内生驱动。为提前应对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百亿房企2015年转型力度空前,从以往的战略构想转向落地执行,结合互联网挖掘上下游产业链服务价值、拓展服务型产业成为其谋求突破的新风口。
图:部分百亿房企转型热点趋势
百亿房企积极转型服务商,围绕现有客户资源,升级物业服务体系、拓展客户延伸服务,打造全产业链增值服务模式。在前端拓展家装领域,如万科6月推出万科家装打造一站式家装服务、8月联手链家成立合资家装公司深入挖掘家装服务市场;后端拓展社区O2O、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社区金融等生活服务,如万科、万达、恒大、华润等百亿房企2015年竞相布局社区服务端口,打造社区O2O商业模式。
2025-05-19 10:53
2025-05-19 10:51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