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到来,房企融资热情也愈发高涨。此前,万科、招商地产、泛海控股等多家房企,已在中期票据融资方面接连试水。
相较于其他融资工具,中期票据成本低、审批时间短的优势突出。尤其是北京金隅股份10月发行第一期中期票据的成功,票面利率仅为5.35%,更让其他房企在这低成本的融资诱惑面前,难以抵挡。
某商业银行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房企贷款和信托等融资渠道明显收缩。中期票据的放行,可为房企开辟更规范、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这或是一种趋势。
中票热潮
上半年,部分上市房地产企业发行公司债的申请获批,与公司债同属于债券市场的中期票据被市场看好。早在9月份,就有消息称,允许部分上市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期票据。而北京金隅股份的成功,更让房企沸腾,并借此为公司经营、转型和建设项目补血。
以12月5日刚刚发布公告的嘉凯城为例,该笔7亿元的中期票据期限为三年。将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在有效期内一次性或分期发行,资金用于符合规定的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嘉凯城之前,9月份金融街通过发行中期票据议案,发行累计总额不超过52亿元,期限为五年或以上。华夏幸福拟注册发行不超过39亿元的中期票据,期限不超过10年;到10月份,金科股份拟注册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9亿元中期票据。
已初步完成“地产+金融+战略投资”跨行业资本运作平台搭建的泛海控股,自然也不会放过机会。11月22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7亿元的中期票据。期限为五年。
有接近泛海控股的人士称,通过此举,泛海控股将进一步优化公司债务结构,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同时,结合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战略调整、高效运作与经营,公司资产将更加优化,同时为其地产业务的持续发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万科、招商地产、泛海建设等老牌房企,亦增加了房企发行中票的示范效应。据了解,目前国内中期票据市场存量规模在3.2万亿元左右。近两三个月来,已有十多家上市房企宣布要通过中期票据等工具进行融资,总额度近1000亿元。
成本考量
今年以来,除了开发贷、信托、债券或票据,房企其他融资渠道逐渐丰富。再融资方面,招商地产发行不超过8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在11月28日获得国资委批准。同时,REITs(房地产投资信託基金)试点重启风声渐近。
那为什么中期票据受到房企青睐呢?这背后实际隐藏一场融资成本的考量。
中原地产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10家标杆房企共计融资1111.5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融资金额的85%,其中海外融资规模达740.14亿元,占融资总额的66.6%,而国内融资占比仅为33.4%。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指出问题,房企海外融资成本明显增加,大部分企业发行的美元优先票据债,成本已上涨到7%以上。
如泛海控股指出,公司目前的融资渠道以银行融资和信托融资为主,通过发行中期票据融资工具,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降低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万科发行中票时,表示其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公司存量银行贷款,将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这亦反映出,发行中票的低成本优势。
2025-06-23 15:16
2025-05-19 10:53
2025-05-19 10:51
2025-05-14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