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打造过无数豪宅的宋卫平,即便是要给拆迁户和农民造房子,也力争打造精品。昨天,在走访了数千人,拍了六七万张的照片,做了专业深入的研究后,蓝城用1000多页的PPT给省建设厅做了一次关于蓝城二代保障房的专题汇报。
在这场接地气的报告会中, 有不少设计细节让人感动,究竟要怎么给农民和拆迁户造房子,目前看来还没有哪一家比老宋做得更细心,更专业。
居民要养花种菜怎么办?
辟出区域,成为景观一部分
虽然住进了高层公寓,虽然也没有了田地,但侍弄蔬菜花草仍然是很多城中村居民不可改变的习惯。去过益乐新村、五联东苑的人都可以发现,虽然小区绿化空间并不多,但不少房东在房前屋后都尽可能地僻出一小块地方,种点时令蔬菜。甚至在有些现代化安置房小区中,不少人会把草坪弄掉,种辣椒种青菜等等。
面对这样的生活习惯,蓝城的做法是,尊重原有生活习性,并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在这份报告中,蓝城集团二代保障房设计负责人宋燕就提出,在小区内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给居民种菜,同时,这个种菜的地方跟景观设计相结合,成为小区风景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城中村居民家家户户都会有的腌菜缸,也考虑纳入景观设计中,既保留实用功能,又融入整个园区的大景观。
家里的农具放在哪?
设文化礼堂,有历史感又实用
城中村内锄头、镐等各种农具是非常常见的,即便是地段较好的城中村也都是如此。搬到安置小区后,这些农具放在家里占地方,放在公共场所又凌乱。
关于这一点,细心的调研人员也发现了,“这些农具拿到家里不方便也不卫生,原来住在城中村时,这些农具一般都是靠在墙根边上的。”宋燕表示,由于这些农具是生活必需品,又有一些时代烙印,蓝城在二代保障房的规划中,考虑将这些农具都放置在文化礼堂里。
实际上,文化礼堂在杭州杨公社区二期项目等安置房里开始规划了,其实文化礼堂就是符合住户生活习惯的小型活动场所,像农村里重要的红白喜事、祭祀,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到处晾晒怎么解决?
楼顶专门设置晾晒区
花花绿绿的被子,各种各样的衣服,是不少安置小区里常见的场景。不仅如此,天气好的时候,会发现小区运动健身器材上,空地上,都会有居民进行晾晒,导致环境非常杂乱。的确,在安置之前,很多村民都居住在城中村内,能晾晒衣物的楼层都进行了出租,导致很多人要找公共空间去晾晒,现在也还都保留这样的习惯。
对此,蓝城二代保障房的解决办法是,在顶楼设置专门的晾晒区域,供大家集中使用。顶楼场地大,又相对外观隐蔽,只要提前设计规划,基本可保证整齐划一。
包阳台,安装保笼怎么办?
统一出效果图,安装内保笼
2025-05-19 10:51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
2025-05-06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