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建材家居卖场的促销工作已经不拘泥于简单的节日,而是去‘造节’,请一些明星助阵,形式五花八门。原因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到了无促销无销售的境地,没有促销卖场就冷清。”7月9日,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如此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描述楼市低迷对建材家居业的影响。
早在今年5月份,建材家居卖场的操盘者就开始对后市预期信心不足。5月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先行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与上月环比下降55.54 点,与去年同比下降17.80点。秦占学说,BHI这一类似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指数的大幅走低,给建材家居市场带来阵阵凉意。BHI指数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2013年,整个建材家居卖场的销售额比去年有所提高,但利润没有增长,甚至还有下降。今年上半年,楼市低迷,加之建材家居卖场“产能”过剩带来的惨烈竞争,建材家居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口。
受累楼市降温
建材家居行业和房地产业密切关联。2014年6月,房地产百城价格指数环比续跌。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35个主要城市,超过九成城市上半年成交量同比下跌。其中,杭州下跌51.33%,北京降幅47.23%,厦门降幅45.35%。而上海、广州、青岛等地库存接近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
一种声音认为,此次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不同于限购、限贷、限价,属于政府干预之外市场的自发调节,放开限购并不能逆转市场周期。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至14.7%。目前已有多达20余个城市悄然放松限购,多数在楼市数据上未见明显起色。而随着推盘高峰的到来,下半年去库存仍是主基调。
BHI指数也显示出了建材家居市场的疲软。1~5月,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同比仅上升2.61%,但1~5月份的购买力指数较同比去年一直是负增长,尽管3~5月份的人气指数同比去年处于增长状态。
秦占学分析,5月份建材家居市场花样繁多的促销招数并未完全拉动新房非毛坯市场,“看多买少”的观望情绪仍在蔓延。加之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延长,导致部分建材家居企业的工程承包单量(开发商非毛坯修、送家具等业务)直接下降。
从5月开始,建材家居卖场经营者对市场的预期信心明显走低。5月BHI先行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与上月环比下降55.54点,与去年同比下降17.80点。这一类似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指数大幅走低,为建材家居市场带来阵阵凉意。
6月的BHI指数将于7月中旬发布。秦占学的预期是:6月市场整体仍处疲软状态,“不会比5月份更好”。
到了转型升级的关口
其实,早在2013年下半年,建材家居卖场一片欢乐的时候,业界便警示,这可能是短期现象。比较全国房地产景气指数和BHI指数,秦占学说,2013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小高潮,是压抑许久的刚性需求爆发,“这往往是最后一波”。秦占学解释,若两条线平行上升、下降,说明市场处在正常状态;若全国房地产景气指数上升快于BHI指数,说明投机需求在增加;若慢于BHI指数,说明刚性需求在起作用。
秦占学认为,今年上半年建材家居卖场回归疲软状态,便证明了这一点。但房地产市场的刚需成交量一直会存在,存量房的改造需求也在慢慢释放,“建材家居业不会崩盘,但下半年仍可能处于疲软状态”。
2025-05-19 10:53
2025-05-19 10:51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