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专业“和事佬”,与地下室的住户们拉家常交朋友、帮他们参考地段找房子、帮他们找房东对房租讨价还价、帮他们搬家,杨晓清根据每户的特点,逐一制定了具体劝离方案。
地下室租客中,还有两批较为稳定的人群——几十位环卫工和保安。“这些人有单位,那我就去单位找对方领导沟通,还帮助他们申请些补助。”杨晓清告诉记者。
通过天水街道的一份汇报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在劝离过程中,民情走访小组,走访小区业主80余人次,地下室住户260余人次。一周七天全勤,每天从白天做到黑夜。
“有时走访一家租户,就要说上两三个小时的话。谈完婆婆谈媳妇,得说服每一个人。”杨晓清说。
而本文提到多次的住户陈大姐,对她的劝离工作,就是杨晓清负责的。
“我一开始是打算做钉子户的。”陈大姐告诉记者。杨晓清不仅对她讲道理,还带她看事实——小区的环境、其他地下车库的杂乱、其他住户的抱怨和担忧。看完后,再找陈大姐聊天。
“几次沟通下来,我意识到,这不是我一家的问题。大家不搬走,这个小区(环境)是搞不好的。”陈大姐说。
搬离地下室后,陈大姐将皇亲苑内的小套出租。又在隔壁单元补差价,租下了一个中套。“一室一厅变成两室一厅,一家五口现在是够住了。但如果不是她(杨晓清)这么耐心,事情和道理一起跟我讲,这笔房租我是真舍不得拿出来。”
记者点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7天,把遗留了十几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给解决了。我们梳理天水街道的工作方法发现,沟通和换位思考成为重要的路径。
在这次的劝离过程中,管理者不仅把法律关系挑明了;同时站在租户的立场,把租住地下室的种种不妥给说透;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记录问题、帮助解决的诚心和效率,最终换来了租户们的配合。
拆迁问题不是一拆了之,很多事看来似乎是小事,但在住户看来却是大事。
这次皇亲苑地下车库群租问题之所以能成功解决,是因为职能部门把百姓的难题和困境真的装在心里,不仅诚心诚意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还真心实意和他们一起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025-08-11 09:34
2025-07-22 10:22
2025-06-23 15:16
2025-05-19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