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证落实?
夏振彬:对于新政策的执行,可以这样说:市民热捧,不令而行;市民排斥,虽令不从。想要把方案落在实处,消费者的观念无疑是最大的一道坎。
记者调查发现,对非毛坯房不感冒的市民主要担心三个问题:房价、非毛坯质量和个性。以个性来说,一辈子买不了几套房,谁不想有一套独一无二的?而新房带非毛坯,会不会以后走错房门,结果发现“好像没走错”呢?
因此,开发商应充分考虑市民的个性需求,例如提供“菜单式”非毛坯模式,既保证全非毛坯的落实,又能满足不同购房业主的个性化非毛坯意愿,避免千篇一律。
霍泽凯:很多人表示,非毛坯那么费心还迎难而上,主要是担心质量问题——如果不亲力亲为,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偷工减料?说是1000元/㎡的非毛坯标准,会不会只有500元/㎡?
因此,对于非毛坯质量、房价等问题,不能单靠开发商凭良心办事,配套的监管体系必不可少。对此,相关部门可以从制定指导意见和落实人员监管方面入手,对非毛坯材料的环保等级、非毛坯的保修问题、监理人员的资质等进行细致的规范、监管,并在房屋验收时把非毛坯纳入其中,把消费者的维权成本降到最低,能让消费者打消疑虑,充满安全感。
陈家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在我看来,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
引导,意味着应更好引导。因此,对于落实90平方米以下80%带非毛坯的情况,市场有自身的规律,民众接受非毛坯修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这些“指标”应该是软的,有一定弹性,可以作为目标,而不能作为指令。
那么,相关部门应该做些什么呢?应该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引导,让大势所趋的新观念深入人心,并挥舞指挥棒,通过税收等政策杠杆,增加市场买卖双方的动力,让非毛坯房“魅力难挡”。同时或可考虑将“权力”下放,扶持一些专业的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非毛坯市场。
2025-05-19 10:53
2025-05-19 10:51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