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手续繁琐、周期冗长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针对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自9月份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将开始展开为期两个月的专项督查行动。
相关新闻:
住建部部署全国住房公积金 首次要求异地互检
全国住房公积金首次“异地互检” 受理群众举报
公积金开展专项督查 专家:意在控制风险
住建部:严堵6万亿公积金管理漏洞 将专项督查
8月22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加强和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今年下半年在全国开展加强和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专项督查工作。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住建部获悉,住建部将组成10个检查组,在8月各地自查自纠后,9、10月份住建部将在每个省(区)选择2~3个城市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工作于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对于此次督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赵秀池认为,督查的目的在于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切实保障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的合法权益。
巨量公积金“沉睡”
根据测算,截止到2014年3月,全国实际缴存公积金职工1.06亿人,缴存总额6.47万亿元,缴存余额3.27万亿元。
全国3万多亿元的余额在“沉睡”,利用率大约只有50%。为何有这么大数额的存量没有利用?
贷款额度过低是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贷款额度,但相比房价,贷款额度仍显偏低。“北京的贷款额度最多才80万元,相对于动辄几百万元的房价来说太低了,因此使用者不多。”北京一位房地产销售人员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绝大多数购房者申请了公积金贷款后,还要申请商业贷款的组合贷,而组合贷的办理也非常耗时,因此,开发商卖房后要等上半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拿到钱。对于如此长的回款周期,开发商显然不愿接受公积金贷款。
覆盖面不广是另一原因。“公积金管理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扶持不够,能买得起房的人才能贷款或提取。”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路兴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说。毕竟能买得起房的人还是少数,虽然有些地方探索公积金可用于租房,但手续繁琐,真正享受此项服务的人群占比并不高。
除此之外,无法实现异地共享也是导致巨量公积金沉睡的重要原因之一。广州的公积金新政规定,从8月起,每月限定10亿元的公积金贷款额度,这一额度对于市场需求来说远远不够。而5月底,湖北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湖北全省未利用的住房公积金存量达300亿元。赵路兴直言,“解决公积金异地流动问题,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如果打破各地之间的地域壁垒需要修改《公积金管理条例》。”
住建部从督查服务着手
或许正是看到了公积金存在的种种问题,住建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两月的专项督查行动。
此次住建部发布的《通知》,明确要求健全服务制度。按照《住房公积金服务指引》要求,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各项服务制度。
“我的公积金属于国管,但当我准备好材料去国管公积金中心办理时,工作人员没仔细看材料就把我支到北京市公积金中心,而北京市公积金中心又把我推到国管这里,最后国管公积金中心受理了业务,害我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公积金的服务确实应该提升。”北京市民张小姐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服务制度的落实,无疑将解决过去办理公积金因材料不齐全、沟通不到位而出现的反复跑腿等问题。
2025-05-19 10:51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
2025-05-06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