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背景让柯利明的起点就不错。
虽然没有一开始就涉足电影,但在电视圈,柯利明的资产几年内就翻了番,“因为还蛮幸运的。”尽管绝对的资金量依旧不够强大,但柯利明蠢蠢欲动的电影梦已经按耐不住了。
这段时间,柯利明开始为自己的电影调研,频繁参观各国先进电影公司的运营策略。最终给予他灵感的,是一手供奉出现今主流好莱坞大片的漫威。“漫威就靠着他们的漫画做版权,现在做的全好莱坞都是超级英雄电影,我觉得这个方式可以考虑,就是做被人验证过的畅销书的版权改编。”——看看现在,《失恋33天》源自网络热贴衍生而来的小说,热门作家张嘉佳刚刚成为王家卫新片编剧。
版权改编的主意定下后,柯利明注册了一家图书出版子公司,彼时的许多畅销书版权都是白菜价,公司一口气签下了辛夷坞全部作品改编权,以及沧月、《十四年猎鬼人》等诸多畅销书作家或作品。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根据辛夷坞小说改编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打响了柯利明的电影第一炮。
“对于《致青春》,我就做了几件事——选小说,请来了赵薇,选择光线作为合作伙伴,尤其是宣发。”停顿一下,柯利明补充了一句,“其实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成事的阶段,我唯一可能比较超额完成的任务是找来了赵薇。”搞定赵薇,柯利明用了半年。
当时赵薇正在准备毕业作品,也在找题材。通过朋友牵线的柯利明告诉赵薇,《致青春》图书卖了100多万册,“100多万册意味着什么?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有人不要看网上免费的,愿意花30块钱买回家看,这一帮人都是有钱又有闲,生活条件还不错的人,他们都会支持买这个电影票。”赵薇觉得,这个年轻人还挺有激情的。
“直到今天,我依然非常感谢赵薇。当时有这个想法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凭什么’、‘疯了吧’。但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柯利明依靠《致青春》完成了电视剧到电影的大跃进。除了巨大的口碑效应,他依靠较高的股权为公司赢下一场商业硬仗——票房7亿多的《致青春》最终为他拿下了巨额盈利。
2025-09-15 11:43
2025-09-08 10:42
2025-09-08 10:40
2025-08-12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