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零售或做房地产的企业,都习惯销售出产品后马上收钱,但是购物中心会遇到很多资金流的问题,比如说会遇到租客拖欠租金,不愿意履约等问题。”商业地产专家杨军艇表示,购物中心的培育期基本都在十年八年,因此进入购物中心至少要有五年亏本的打算,无法求得快速回报,而且在商业方面也需要专业的操盘手。
而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红旭则表示,从发展上看,哇哈哈此前一直专注零售业务,所以有比较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所以做商业地产应该具有优势。同时,哇哈哈本身就是从儿童饮料发家的,所以围绕此类群体做商业地产,也符合其发展优势,“而劣势在于,其如果用哇哈哈传统业务的运营模式来进行,会发现其产品难以适销对路。”
其分析称,“娃欧商场”项目位于钱江新城,实际上从位置上看是有点偏的。从购物和儿童消费习惯看,还是习惯扎堆在城市市中心,因为很多商场也有类似儿童教育、亲子、体验式娱乐等设施和场所,所以对于哇哈哈来说,商业项目的选址等还是需要有一个扎实的调查。
2 跨界难在哪里?“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不同于娃哈哈商业地产被‘唱衰’,恒大卖水备受业界期待。”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家企业的跨界模式还有行业环境密不可分,而不仅仅只是砸多少钱。广州本土一位饮用水业界人士表示,恒大冰泉的销售渠道、营销模式带来了一股新风,虽然成败有待时间考验。
而反观娃哈哈方面,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其进入商业地产的时点选择不够恰当,正好在近两三年商业下滑的时间段进入,同时自身商业模式选择有误,或容易导致溃败。黄文杰表示,前两年娃哈哈进入商业地产时,购物中心尚存一些机会,但目前由于整体市道的问题,此行业已难产生高回报。“现在再进入商业,多少有点被迫,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
2025-05-06 09:12
2025-05-03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