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年内落地
作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关键之年,2016年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要在基层全面落地实施。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已纳入国务院办公厅年度专项督查台账,明确由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协调,国土资源部具体组织实施。专项督查结果报国务院,同时向省级人民政府反馈,工作进展缓慢地区将予以公开通报或约谈问责。为此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专项督查方案》。根据方案,督查目的是确保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基层落地实施,今年年底前所有市县颁发新证、停发旧证。督查范围是31个省区市所有市县。
2.2 本地政策
6月12日,天津出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第二批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降低本市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本市实际情况,天津市制定出台了《天津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第二批政策措施》。初步测算,第二批政策措施实施后,每年至少可为企业减轻负担107亿元,降低全市企业百元收入成本约0.15个百分点。
《第二批政策措施》共8个方面20项,主要包括:降低税费负担方面有3项,即减轻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单位纳税负担、对部分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扩大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2.6亿元;降低人工成本方面有3项,即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降低养老保险费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48.9亿元;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有2项,即推进投贷联动试点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资金支持、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650万元;降低能源资源成本方面有5项,即降低用电成本、逐步实行“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的土地供应方式、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支持工业企业高效利用存量用地、支持企业高效利用闲置工业厂房仓库等设施资源,仅“降低用电成本”一项全年就可减轻企业负担4亿元;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有3项,即规范港口收费、免除集装箱查验作业服务费和降低货运成本,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7亿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有2项,即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效率、试点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办法,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办事时间成本;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方面有1项,即放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范围,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30亿元;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方面有1项,即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9.6亿元。
6月16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宣布:2016年7月1日起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例行调整。本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由2014年职工个人月均工资总额,调整为2015年职工个人月均工资总额。缴存基数不得低于本市2016年最低月工资标准1950元,最高不得超过21048元。
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市政府批准,自7月1日起本市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例行调整。单位缴存6月住房公积金后,自6月20日起可以开始办理缴存额调整业务。
本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由2014年职工个人月均工资总额,调整为2015年职工个人月均工资总额。缴存基数不得低于本市2016年最低月工资标准1950元,最高不得超过21048元。
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统一缴存比例仍为各11%。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高为单位和职工各12%。各单位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或缓缴住房公积金仍按现行政策执行,最低缴存比例为单位和职工各5%。
6月29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公告:本市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政策从7月1日起进行调整。调整后职工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限额降低到60万元。
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相关政策调整:职工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限额60万元;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限额40万元;停止向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调整前职工个人贷款最高为60万元,夫妻双方贷款最高80万元。贷款首付比例、贷款额度计算方式和贷款最长期限都不变。
房屋套数的审核标准:按照新的操作规定,职工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是指职工家庭未使用过贷款购房(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银行按揭贷款,下同),且购房未提取过住房公积金(包括购房一次性提取和还贷提取,下同)。职工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是指职工家庭使用过1次贷款购房,或办理过1次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职工家庭就同一套房屋既贷款又提取或多次提取的只计算1次。职工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停止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职工离婚的,离婚前贷款的次数和购房提取的次数仍计算为职工购房套数。
新规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原《天津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操作规定》同时废止。借款人的购房日期在2016年7月1日之日前的,仍按原政策执行;在2016年7月1日(含当日)之后的,按本通知执行。借款人的购房日期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生成时间或房产买卖协议的打印时间,以市国土房管局网签系统中的记载信息为准。
2025-08-11 09:37
2025-08-11 09:34
2025-07-22 10:22
2025-06-2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