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依托皖江经济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基数较小、需求不足是造成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2015年推出的棚改“房票安置”办法,促进了房地产企业去化库存,但未来压力仍存。
1、“黄梅戏乡”,历史文化名城
安庆古称舒州,别称宜城,处于长江下游平原,支流甚为发育。北岸计有二郎河至横埠河等12条支流,大多与湖泊相串通,从东南向流动,注入长江;南岸计有尧渡河至青通河等6条支流,呈南北流向,注入长江。安庆是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航运中心,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
2、依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安庆市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食品、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商贸流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农业、文化旅游、建材器械、医药、船舶、航空、电子商务等新兴环保、高科技、服务产业。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定位:安庆,是全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三大产业组团之一、六大交通枢纽之一、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2013年,安庆市以GDP1500亿元跻身安徽省前三甲,跨越千亿元,创历史新高。
3、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大盘时代来临
安庆市区人口约140万,其中106万位于安庆新区。由于距离江浙沪较近,且交通方便,年轻人主要外出务工,上海和江浙为主要目的地。
安庆房地产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内部可以驱动投资的资源较少,小户型住宅、酒店式公寓、小型可售型办公楼等投资物业缺乏,同时外部带动投资发展的力量小。因此,市场购买类型依然处于自用为主的较单一状态,住宅的用途绝大部分为自用居住。
楼盘水平参差不齐。本地开发公司有规模小、规划、设计落伍、无创新、物业管理不完善等特点;外地开发公司理念先进,引领了安庆人民的居住理念,两者差距明显。
逐渐进入大盘时代。安庆房地产正由前几年的小盘、零星式开发逐渐过渡到大盘时代。如:安庆开发区北边西湖绿洲城的开发量达到60万方、市区谐水湾的开发量达到40万方、香樟里14.5万方、百蕊宜城水岸11万方。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营销手段不断创新。安庆市房地产起步很晚,拥有人性化居住理念的高档项目几乎空缺。随着安庆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增长很快,对住宅的需求不断增长。新的项目不断上马,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营销手段不断创新。如“大湖春天”项目和“秀水华庭”小高层项目推出了“增值卡”活动,这给安庆得购房者不小得吸引力,出现了排队购买得现象。在未来安庆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专业化的要求会更高,营销手段将会不断有新的亮点。
房地产逐渐形成品牌化。开发品牌化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安庆房地产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安庆市民耳熟能详的品牌开发公司。如:英德利开发公司、中宜开发公司等等。
未来开发将逐渐向东移。随着市政府对东区扶持力度的加大,该区域有着大量未开发的土地。同时开发区市区土地供应量的逐渐下降,未来安庆市房地产开发将逐渐往东转移。
4、六县人民齐努力,库存依然有压力
现在各县通往安庆的道路都已修建完善。六县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因为当地及市里的发展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就各县来说,大致不足2%的人在大城市买房,80、90的年轻人基本在外地打拼。近几年,六县的这些年轻人在外打工回来,加上父母的帮衬都开始去安庆市里面买房了,六县的人在安庆市买房大约占4成,已成购买的主力军。
2015年前6月安庆市住宅库存套数依然高居不下,库存最多的一个月是一月份的1.9万套。“去库存”已经深深的存在了安庆各大开发商的脑海里,虽然2015年央行连续降息降准,但并未在安庆这个三线城市里掀起什么风浪。
5、“房票安置”暂时缓解库存压力
庞大的库存去不掉,开发商自然也无心再出手拿地开发,几乎没有房企在安庆二次出手拿地,于是工业用地成为安庆土地成交的主导。就在大家都认为楼市快“卖不下去”的时候,政府给安庆楼市来了一剂强心针——发布“房票安置”政策,这个消息让开发商乃至整个安庆都炸开了锅,售楼人员根本无暇接待接踵而至的房票客户,各家楼盘快速去库存,截止2015年12月31日安庆住宅库存终于降到1.4万套。
2015年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都将陆续进行房票安置政策。首批纳入房票安置范围的商品房小区共有31家,涉及30家房地产企业,几乎囊括了我市大大小小的在售楼盘,这更加促进周边六县人民的购买激情,房票安置成为我市房地产企业降低库存、化解销售压力的重大利好机遇。
2025-08-11 09:34
2025-07-22 10:22
2025-06-23 15:16
2025-05-19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