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天津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刘晓光:公益家的新江湖

来源:观点地产网  报道 天津房掌柜  2015-07-23 09:38:04
[摘要]在刘晓光的计划中,退休之后要做的事情包括公益、文化、环保,以及研究中国的二元结构看看如何能解决农民贫困的大问题。“公益家的新江湖”,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刘晓光给自己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刘晓光:我觉得人生肯定是有起伏的,人生也不能永远是一个大的舞台,肯定也有小舞台。应该说我也经历了这些过程,到了一定的岁数肯定要退了。我觉得我的心理没什么变化。退了以后也很多事找我。

  我原来准备做几个事,一个是公益,比如说阿拉善,像中国的新城市联盟;还有一些论坛,还是想做点文化,做点环保,和做点将来能解决二元结构农民贫困的问题。

  观点地产新媒体: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国的二元结构。

  刘晓光: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二元结构。其实是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进城以后的权利问题、家庭教育问题、文化问题,最重要的还有就业问题。如果没有就业,那将来就会很麻烦。

  城镇化怎么解决就业的问题呢?中国现在有12万-14万个小城镇,如果所谓现代的中产阶级以上,或者是先富起来的人,能够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小城镇的改革中,能够把自己的产业带进去,又能够把农民就业安排一部分,这就厉害了。中国号称2千万个千万元以上的富翁,如果按照30%,也就是他们每个人拿出300万,那是18万亿,可不是小钱。这是次要的,关键是他们参与到改革的过程,参与到农民现代化的进程,因为去了小城镇建设之后,不可能把小城镇盖起来,那需要几十亿上百亿,但可能在一个产业上能带动起来,在一个就业项目上带动起来,安排一批农民的就业,安排一批产业出来,这样的话,可能就在这种舞台中解决了中国的贫富差距,以及二元结构和农民现在还进不了城的问题。

  但这都需要国家的认可,不然很多钱就被转移走了。我一直有一个比较伟大的想法,就是怎么把这些富豪都带动进去,不是简单的做生意,是要再升一个档次。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实践了,第一个把研究院先做起来,研究院做研究模型,每个小城镇的模型到底是什么,主要是以产业为背景,把农民的就业问题、人权问题,和城市的智慧、还有生态一块儿解决了,这些问题能解决了可能比都集中在大城市要好得多。

  大城市好处在哪儿?就是可以安排就业,比如说北京。但是毕竟人口容量有限,到了一定程度不让就进了,包括上海也是。

  所以将来真正依靠的还是千千万万的小城镇。安排农民就近进城,有职业,有文化教育,孩子的教育,风俗的改变,还有农民的生活地位,这些可能是将来中国很大的问题。

  下一步中国可能将有四个支点。第一个是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升级,吃穿住行,包括旅游;第二个是加工业,即工业4.0,所谓高科技的加工业;第三个应该是未来网络化的东西,生态的东西,包含了智能的、仿真的机器人等等;第四个就是小城镇,广大农民靠什么就业?靠就近的安排就业以后,把自己的身份改变了以后,把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够提升一个档次。

  靠农村是不可能的,只有靠小城镇消化掉,把这些要素结合好,在这个过程中能发展。过去的几百人到现在的几万人,十万人的小镇,这些小镇比原来就业机会大多了,但是靠什么人?靠这帮人。

  观点地产新媒体:不是北京一个区的概念,是还靠边上一点点?

  刘晓光:是大城市周边,中城市周边,小城市的多元化,再小城镇的多元化,就不是一个两个。

  观点地产新媒体:这个小城镇如何结合到产业呢?

  刘晓光:怎么结合到产业呢?只有企业家去才能结合产业,这是一个很大的东西,所以我想可能退了以后要是有时间,将来还干点这个事儿,这个可能不是以一般性的公益,可能再高一点。

  包括文化,西方人是不承认我们的现当代文化的,他们对古典文化基本上也是不承认的。但是中国当代现代文化是什么?没人研究知道。

  我觉得是三条:一条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到今天,仍然是向上的,是优质的,是正能量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部分;第二条,中国现在传统文化中最优质的文化,跟西方文明最优质的文明融合在一起,又形成了现当代文化;第三条,一定是在当代和近代,在发展的过程中延伸出一些新的文化概念和内容。这三股力量形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化。如果老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引导和指挥,那肯定有问题。80、90后都不理你,一定要看到中国当代的文化再引导。

  什么是文化?文化实际是无形的变异,是大家约定习俗的规范的东西,是隐形的,没有规章,是一种符号,是一种向上的推进器,一种内容。很多中国文化的研究太空。中国文化里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还是有差异的。

  观点地产新媒体:您觉得这些想法多长时间可以落地?

  刘晓光:有一篇文章是《活在当下中国企业家之启蒙》,我就做了一下对中西企业家文化价值观的比较。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崛起,更是文化的崛起,我是讲这么一个概念。

  我看到企业是国家的发动机,同时我们也更应该是一个现代文化的创造者,因为我们涉及到很多传统文化的核心,涉及到制度的规范,精英的智慧,员工的道德,也看到了西方国家包括欧美、日本其他发达国家,他们的管理模式,他们的道路,所以说我当时说的,乔布斯讲到“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王健林讲到“企业家最高尚的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也不是为自己而死”,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实际上我们改革年代由一群最具有创造力的人,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披荆斩棘,最重要的是企业家文化价值观的选择,这样我就思考一个问题,我当时讲了一个观点,东方有东方的企业家价值观,包括中国有中国的企业家价值观,西方有西方的企业家价值观,我们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从我往前看也不一定对,这个看法是一定要把中国的企业家价值观,不一定中国的企业家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也不一定西方的企业家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各国的应该创造一个中国企业家和西方企业家价值观的中西融合,各取之长,各补之短。中国企业家面临的社会环境,从资格和人性、共性的角度看,一方面是趋利避害,一方面是收益最大化,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大家看到的是一些人性的底线上失去了原有的根治传统文化的心态历程。有很多负面的东西,资本与人性简单的在利益侵权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比西方早期社会发展的情况差不多。

  我记得当年美国社会,最初可能是爱尔兰人上了美国东海岸,下了船就被枪杀了。当时罗斯福在吃香肠的时候,知道这个香肠里面有死猪肉,愤怒地把香肠扔到了窗外,从此再不吃肉。这是当时美国企业家的问题。

  我感觉到我们这个时代可能也要吃肉,可能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在思考,我们的价值观的选择和塑造。

  我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比较,关于企业家价值观,我想东方、西方,东方中国和日本也不一样,日本可能会列到西方的行业之内,我们可能看西方的价值观,实际上很多东西也值得我们珍惜和比较。稻盛和夫讲到价值观时是敬天爱人,他说一个人的价值将成为企业家精神,诚信,责任等等。我们也分析了很多美国企业家,美国人是这样选择的,一个是追求个人的发展,崇尚竞争和冒险,崇尚自由竞争,崇尚日益创新,另外的价值选择上提倡个人奋斗,提倡所谓的出人头地,提倡冒险精神。另外西方价值观更强调的是个人,更强调的是最大化的追求利润和目标,探求创造财富。在西方价值选择方面,我们还看到了科学的生活体系,为了获得长远的价值,而选择坚守。当然西方价值观中还提倡所谓的快鱼吃慢鱼,所谓的企业创新的精神。

  另外,我们也看到西方企业家一些价值观中,追求财富的同时也在提倡,最后取之于社会,回之于社会。然后分析了中国的企业家价值观,比如说提倡创新,诚信,很多中国的企业家价值观选择比较核心的问题,还提倡勤奋,敬业,关怀,尊重,还提倡社会责任,见利思义,还有人的回归性,以人为本,也讲所谓的牺牲精神,当然中国的企业家选择不断地变化,比如说更多新锐的企业家可能提倡财富观第一,追求财富的最大化。中国的企业家价值选择还有追求担当,历史角度来说追求担当,比如从价值观角度来体现社会责任和金钱价值,两个方面的不断变化。

  所以说我们现在提出来中国企业家价值不仅是社会价值,还有金钱观,有人提出来金钱价值观一样也是社会价值观。当然,从中国企业家的价值选择来看,他和中国企业家精神也息息相关。中国企业家精神也有很多值得归纳的,比如说自强精神,比如说中国企业家海纳百川,比如说中国企业家学习精神等等,我们传统的有很多,比如说安于守成,压抑个性,崇尚平均,重利轻义,强调群体之上。

  我在谈什么呢?我在谈我们不赞同只说中国企业家讲的这些,我也不是说完全照着西方的价值体系,我希望是能够把这两个东西融合起来。因为价值观不一样,应该是企业家共同融合,形成一种价值向上的共同学习的东西。

  观点地产新媒体:您觉得这次股灾的实质是什么?对房地产有没有什么影响?

  刘晓光:这次股灾有几条很根本的问题。

  政府开始是配资,配资得有监管才行,后来的一天太狠,那个肯定就完了,股市就跌爆了。有些时候不能政府做这种市场的事情,政府这只手不是很熟练,就不能游刃有余的操作这个市场。政府只能说监管,能把企业的信息披露做得很规范,不能再去操作市场,再模拟市场,那肯定出大事儿。而且再往深了走,到了几千点,上万点的时候,肯定就不是挣钱的事儿了。

  这里面牵涉到三种因素,第一种是政治因素,有一些大国利益在进去;第二种,我感觉是像浙江的那种做期货的,很厉害;第三种就是海外势力,海外的钱不让出,但是进来很多。

  观点地产新媒体:政府管制能力还是弱了?您认为政府应该做什么?

  刘晓光:操作能力太弱了。关键时候,第一个,央行应该打开窗户。打开窗口不能只对着银行,可能要对着很多金融的口,在业务窗口上应该多开一点;第二个财政部应该是发债,来购买中小企业股票,这些都可以操作。还有地方政府也可以回购自己。这都可以撑起来市场。

  还有国有企业在上市圈钱,现在的高管大额套现,因为没有个机制。他们套现大概是5千个亿,这个金额还不是很大,但是影响很大。会让老百姓没有什么信心了,肯定开始跑了。

  这一次我觉得是证监会对企业的管制过分的相信自己;第二个开始管理力度放得太多;第三个最后回收的也太快,力量太强,这样一下市场肯定就崩溃了,就疯了。

  我有一个朋友说今天挣了200万,明天要挣300万,这几天海外可以买一个房子了。其实这次对房地产的影响很大。本来挣了钱可以把这个钱拿出来买房子,第二个这些抵押的、融资的,赔光了之后很多人要卖房,一买一卖,所以影响是很大的,但因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不可能因为这一个因素就影响了整个市场,起码今年应该是再向上一点。

  观点地产新媒体:今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主题是“转变时期的中国房地产”,您觉得当下房地产怎么转变?之前采访任志强,他说转型只有一个,就是转为大量的持有。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伟光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家装成新居住行业入口 被窝升级发布“十心实意”安心承诺
  2. 2监管盯上金科股权变动深水区?
  3. 3红贯天津的塘沽一中强势进驻 塘沽湾区域利好重磅升级
  4. 4“五一”北京学区房迎最后疯狂?
  5. 5当代置业前4月合约销售额约71亿元 均价达10320元/平米
  6. 693年包租婆,“拥有”400栋房子,这个后浪不简单
  7. 7小长假北京二手房回暖 带看量大增、网签量恢复去年水平
  8. 8成都市民“五一”假期忙看房
  9. 9世茂繁忙四月天 销售同比增四成、物业提上市与二度配股
  10. 10香港发展局指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明起接受申请 为期三年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