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天津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顾云昌:一线城市供需错配 需处理好供求关系

来源:地产中国网  张晓兰 段文平 天津房掌柜  2015-07-22 09:20:15
[摘要]“在房地产开发用地中,应该分清楚哪些用地需严格控制,比如工业用地应严格控制。但我们工业用地恰恰很多地方采取各种办法来贱价卖,而住宅用地需求量特别大的时候,不应该是一刀切把它控制,但我们那时候采取了对住宅用地统统控制,所以导致供不应求,出现房价上涨,这实际上是供求关系决定的。”——顾云昌

顾云昌:整个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走势我觉得还不会变,因为货币政策跟金融环境是随着我们整个经济形式而发生变化,我们降准,降息都是为了整个宏观经济保持一种宽松的程度。当然这种降准加息很主要的作用点就是房地产,所以现在房地产是止跌回稳的态势。

一线城市特别是深圳领涨,和深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密切相关。之所以出现楼市分化,是因为各地供求关系不一样。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供求关系紧张必然导致房价上涨,销势上涨,而供求关系仍然供大于求,货币环境再宽松,市场回升会比较慢。政策来后一线城市或重点二线城市热的快,但三线城市反映较慢。货币政策总的趋势尽管开始起稳向好,但

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这样的压力恐怕下半年还不会结束,所以货币政策环境不会变。这样情况下,只有靠地方政府自行调节,深圳就属于自行调节,但深圳的情况不可能应用到中小城市。实际上楼市现在是冰火两重天。

地产中国网:那您觉得股灾对楼市会产生直接的伤害吗?

顾云昌:总体来说,货币宽松对股市、楼市都有往上推。股灾也好,股市往上走也好,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系,当然也和中国股市赌博性质也有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是一种恐慌,一种激情燃烧。说的不好听是恐慌情绪带来的股灾。两者之间到底是怎么样一种利弊得失,股市、楼市的成本,因为没有更多调查资料,我们也是从市场上表现出来,了解了情况来分析。两者之间关系不是很密切,在不同城市情况也不一样。

地产中国网:那假如我现在有100万,你觉得我应该去买房还是去炒股?

顾云昌:看买什么地方的房,要是深圳房就应该买,北京房也该买,而中小城镇房就把你慢慢消化掉了,还要看你炒股有没有能耐,运气好不好。

地产中国网: 2014年国土部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调整土地供应链结构以减少市场上库存量,但现在这种情况个别库存大的地方,已停止土地供应,而像北京这种一线城市,回迁房的节奏也在放缓,导致一些房企在一线城市不计成本的抢地,现在土地供需矛盾,是否存在错配的现象,该怎么调节?

顾云昌:总体上国土部文件的精神是对的,因为房地产无非是两个要素,一是资金,二是土地。资金收紧了,房地产肯定上的慢,土地收紧了,房地产也上的慢。我们看到错配的情况的确是存在的,比如2003年2002年、2003年以后,中国房地产需求特别大,整个市场供不应求,导致房价飞涨。

在房地产开发用地中,应该分清楚哪些用地应该严格控制,比如工业用地应严格控制。但我们工业用地恰恰很多地方采取各种办法来贱价卖,而住宅用地需求量特别大的时候,不应该是一刀切把它控制住。但我们那时候就采取了对住宅用地统统控制,从而导致供不应求,出现房价上涨,这实际上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其实在供不应求的一线城市,应该放大处理供应量。但我们现在又希望控制大城市人口,防止无须摊大饼,所以只是个存量,存量你用工业用地消化。工业用地过去占地太高,通过盘活工业用地、产业用地来变成住宅用地,或者通过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来增加土地供应量。我觉得应该好好分析下,大城市控制人口的基础上,怎么样来增加供应量。

城市化有个过程,第一步农民的人口进城,增加城市人口,第二步就是小城市往大城市走,第三步可能是郊区化,第四步可能是城市群发展起来。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我们还有问题,郊区的农民土地还不能上市。这个过程中,必然导致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在大城市丰盛,中小城市严重不足的情况,所以大量人口到大城市,如何化解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压力?这应该全面考虑,不要再产生错配行为。一种营销需求掩盖另一种需求,然后又想办法限购限贷。我们还应该有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分析这个房地产市场,这样才能保持相对平衡。

地产中国网:目前保障房的建设力度是空前的,包括棚改、旧改,您觉得保障房还有棚改,对商品房有没有冲击?

顾云昌:这两者从理论上讲是不构成冲击的,因为保障房的对象是中低收入家庭,商品房是中等以上收入家庭。但实际上由于保障房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房子,我们的政策界限不是很清楚而出现一些问题。保障房的大量供应,必然会让一部分中等收入家庭或者执行政策当中,甚至其他家庭也来买保障房,从而减少对商品房的需求,造成对商品房市场的供求关系。

因为我们很难知道3600万套保障房起来后,他的使用情况、分配情况和积压情况。不少地方尽管3600万完成没问题。问题是这个3600万套出来后,我们在没有很好摸清需求多少时,就提出来3600万套,就导致现在不少地方保障房已造成控制,或者租不出去,卖不出去,这就造成相当程度的浪费。而且要求速度快,肯定是有些地方粗制滥造,或配套不全,这都是问题。所以现在如何真正能够置换、转换,棚改的时候可以消化存量房,但是那些存量符合不符合保障房家庭的套期需求,恐怕这里面有一个如何置换的问题。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肯定还有大兴土木,要投资,要消耗钢材、水泥,问题还是它的力度,它的量如何把握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关键。

地产中国网: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就是采用货币补偿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各地现在也有点推行,但是没有住建部出台正式的规定,您觉得如果住建部出台正式规定,就是说棚改货币补贴的比例要增大,或者说全部货币补贴,这样的话对于去库存有多大的收益?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伟光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家装成新居住行业入口 被窝升级发布“十心实意”安心承诺
  2. 2监管盯上金科股权变动深水区?
  3. 3红贯天津的塘沽一中强势进驻 塘沽湾区域利好重磅升级
  4. 4“五一”北京学区房迎最后疯狂?
  5. 5当代置业前4月合约销售额约71亿元 均价达10320元/平米
  6. 693年包租婆,“拥有”400栋房子,这个后浪不简单
  7. 7小长假北京二手房回暖 带看量大增、网签量恢复去年水平
  8. 8成都市民“五一”假期忙看房
  9. 9世茂繁忙四月天 销售同比增四成、物业提上市与二度配股
  10. 10香港发展局指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明起接受申请 为期三年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