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铅山县存在“数字迷局”,全国耕地面积也一样。2013年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最新数据为203077万亩,比原来掌握数据增加2亿亩。
一般认为,我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8亿亩多,也就是常说的“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业内人士表示,国土部门一般按航拍照片图斑加实地核查得出数据,而其他统计部门的数据,是按承包面积、计税面积、当年土地增减数综合计算得来的,但这些数据分别的来源并不准,因为不是实有面积。
据本报记者了解,土地承包之初,因丈量方式简陋和土地肥瘦折算亩数而导致计税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间为了少缴农业税,一些农民和地方故意瞒报、少报土地面积。
“确权登记以后,重新航拍、现场实地勘测,对掌握全县耕地资源有了更充分的证据,对全国来说,为将来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曾广恒说。
确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盘活土地,唤起沉睡的巨量资本才是真正的目的。按照《物权法》要求进行确权登记颁证,能够赋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权能,为农民通过入股、抵押、担保和流转等形式,增加财产性收入打通渠道。
过去,农村土地和房屋囿于集体性质不能抵押,农民贷款只能走联户担保,门槛高、利率高成为最大障碍。曾广恒表示,以后农民土地有了权证,可以和城市居民的房产一样到银行融资抵押贷款。
“做好确权工作后,要有序推进经营和流转,如果土地确权工作没有做好,土地确权就会乱兵上阵。”曾广恒说,应在确权基础上推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让农民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增收致富。
在这次确权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比如实测土地面积与承包合同及原来的经营权证书记载有出入。就此,铅山县的办法是,对二轮合同面积因地块等级不同折亩计算的,要在登记簿“承包地块情况”的“承包第二轮合同面积”栏注明,对出入较大的要对土地地籍草图进行审核,在村、组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对能确权等级,经营权证只填写实际测量的面积。
南方丘陵地区,土地细碎是普遍情况,难上加难。对此,贺雪峰认为,不仅南方地区地块细碎,而且农村正在出现人地分离的情况,即有承包权的农户进城了,而留村种田农民却不得不面对更加支离破碎的耕地难以耕作。
对于确权中的问题和难题,一些研究农村土地政策的专家表示,为了盘活农村土地,确权总体来说是好事情,但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引发农村社会矛盾。
土地确权须有更深层次配套
记者调研过程中,一架无人机在铅山县永平镇上空翱翔,仅数小时,就将土地实际面积、空间位置等重要测绘数据采集归来。
“大部分航拍面积超过原承包面积。”负责测绘工作的铅山县农业局副局长王建华告诉本报记者,10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全县18个乡镇土地航拍工作,精确采集重要外业测绘数据后再进行现场指认田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从2008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年提出开展确权登记试点和扩大试点的要求。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
本报记者在调研时也发现,确权工作也遇到了部分农民与基层干部对确权工作认识不到位,测量技术相对不足、人员经费紧张等难题。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
2025-05-06 09:12
2025-05-03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