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宣布,未来两年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在全国启动工程质量治理行动,中央连出“六大利剑”直指建筑市场乱象。
住建部新闻发言人倪虹说,这“六大利剑”是指治理行动的六项举措:全面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责任人的终身责任制;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 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机制;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建筑迎来史上最强治理行动,以前频频爆出的“楼歪歪”“楼倒倒”等建筑质量悲剧,或将因此而终结。
典型案例剑指非法分包
继日前向社会通报去年以来六起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后,住建部26日又在其网站曝光了最新查出的9起工程质量违法违规案例。
质量安全检查搞了一轮又一轮,“楼倒倒”“楼歪歪”为何屡禁不止。仔细研究十余起典型案例,“违规转包、挂靠、非法分包给个人”成为主要原因。
此次治理行动中,将于10月1日实施的 《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无疑是一大亮点。
吴慧娟说,新规重点提升了处罚力度。原先违规处罚是1万元到3万元,如今处罚额度最高可到工程合同额的2%-4%,违法成本提高了。
终身追责形成震慑
住建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关于工程质量方面的建设标准有2400多项,另有600多项设计标准,这还不包括各地出台的地方法规和标准。但如此多的规定缘何刹不住“楼倒倒”“楼脆脆”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督执法措施是否“放空炮”,惩罚举措是否动真格,对治理建筑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国家此次推出“建筑质量终身责任”制度。
“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关键是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忽略了个人的责任。”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曾宪新说。
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负有最重要和最直接责任的就是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五个项目负责人。曾宪新说,今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不管什么时候发生质量事故和问题,都要追究这五个人的责任。
一旦发生问题,相关责任人的不良行为将被记入档案,向社会曝光,列入“黑名单”。严重的还将被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终身不予注册;有行政职务的要受到行政处分; 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明年年底前,住建部还将完成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体系数据库的全国联网,这一举措无疑将对被记入“黑名单”企业和个人形成有力震慑。
建议对老旧房全面排查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指出,我国因建筑工程质量引发的悲剧并不鲜见,目前仍存在大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建筑,给居民的安全带来潜在威胁,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潜在的压力,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专家建议,房屋倒塌后居民相应权益如何捍卫,也应是治理行动关注的问题。建议对城市老旧房屋进行全面安全排查,不适宜居住的应及时组织搬迁;经鉴定维修后可继续住的,要组织维修。
要从根本上提升建筑质量,亟须改变目前大量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传统手工加半机械建筑方式,而应向工厂流水线上批量生产预制件的产业化方向转变。
数一数“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那些警示后人的“豆腐渣”工程
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建筑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给老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记者梳理发现,由于过往制度不健全、违法成本低、监督不完善等原因,建筑质量“豆腐渣”家族“人丁兴旺”,“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等现象频现。
——“楼倒倒”
今年4月4日早间,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居敬小区第29幢住宅楼突然坍塌。7人被埋废墟之下,其中1人不幸死亡。从建成到倒塌,仅仅20年。居民反映,就在该楼倒塌的前一天,危房检测机构检测后还说“房子再住几年没问题”。
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内,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倒塌,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还没建成的房子,就已经塌了。
——“楼脆脆”
2014年4月,河南郑州中原区互助路与百花路交叉口西南角,有一处房屋的居民居然成了“武林高手”:用手一碰,墙体里的砖就“酥”了,轻轻一掰,砖就断了,用脚一踢,成了碎渣。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检验报告证实,不是居民“武功”太高,而是建筑质量太差:该楼二层到五层墙体所用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出现大面积爆裂,墙体砖爆裂深度大,部分砖已经失去强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此“豆腐渣”工程,开发商、施工方、监理单位都将责任推给了砖厂。开发商郑州长城地产公司总经理称:房子质量问题主要是砖。
2011年12月9日,武汉市汉口区面积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紫润明园爆出多处地基下陷、墙面开裂、楼房漏水等问题。这样一个“楼脆脆”的问题项目,不仅顺利通过质检、消防、特种设备检测、环保、规划等多个部门的层层验收,还曾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建筑工程奖章,头顶着保障房建设样板工地的名头。
——“楼歪歪”
相比“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现象更普遍。
2014年8月,太原市迎泽区天塔家园小区1号楼的居民开始大量搬家,很多居民发现室内墙体出现多条裂缝,整座楼房向后明显倾斜,怕被歪楼倒塌砸到,对面居民楼的居民也纷纷搬离住处。太原市相关部门鉴定,这幢楼房属危楼。
2013年8月,云南昆明西山区陆家社区的庄房村民小组内约30栋楼房不同程度出现倾斜,倾斜度最大的在20度左右,水泥地面也出现不同程度开裂。
2013年8月,四川成都郫县水岸康城二栋,交房不到半年,就出现楼体倾斜成了“楼歪歪”,其中一个单元还发现大梁开裂。当地政府回应,歪楼主要是由于连续下雨导致楼房基础沉降……
华南城市规划学会会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介绍,相比英美德等发达国家动辄上百年的建筑平均寿命,我国不少改革开放后建起来的“80后”“90后”楼房纷纷出现问题,发人深思。
近些年,不少城市掀起建设高潮,有的地方为了GDP,拆了建,建了拆,贪快求大而不顾工程质量,如今各地频现的“豆腐渣”建筑,既是对当初忽视质量的报复体现,更是警示后人的废墟纪念碑。
一些网民提出,国务院建立的建筑质量和责任终身追溯机制十分重要,只有强化责任意识,出了问题要有让责任人“摘帽子”“罚票子”乃至“蹲号子”的处罚强度和法律威慑,才能避免“楼倒倒”“楼脆脆”和“楼歪歪”再频出捣乱。
2025-07-22 10:22
2025-06-23 15:16
2025-05-19 10:53
2025-05-19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