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临时电为何难“转正”?
北青报记者从供电部门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大家所谓的“临时电”,在电力部门被称为“临时代永久”的供电模式。“临时代永久”是指住宅的开发单位使用建筑施工时的临时供电设施代替了永久性供电设施,并以此作为入住的居民供电系统。
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规定,开发商在建设住宅的同时,应按照住宅用电指标和配置住宅配电变压器标准建设开闭站、配电室等供电设施,具备正式供电条件之后,居民才可以入住。根据相关规定,开发商是不能使用施工供电设施代替永久供电设施的。
“之所以会存在临时电的问题,和开发商为业主提供供电设施的资金投入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根据规定,新建小区的供电系统是由小区的开发商施工建设,供电部门需提供电源与之连接。但在现实情况中,个别开发商为了节省这笔开支,直到业主入住仍然使用的是建筑施工时的临时供电。
“就拿城东的某个小区来说,如果将临时电改造成为永久性供电,开发商需要增加900余万的投入对供电设施进行改造。”这位业内人士说,虽然施工用电的价格要比居民用电高出一些,但和900余万的投入相比,开发商宁愿自己承担这部分差价来降低成本。“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就是小区建设分为好几期,可能一期的居民已经入住,但后续的建设还在进行,所以开发商迟迟没有申报相关手续将临时电‘转正’。”
供电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这种现象,政府相关部门曾在2009年出台文件,要求开发商在办理入住之前必须改造电力设施,否则不得进行销售。所以2009年之后销售的小区已经不会再出现“临时电”的现象,目前北京存在使用“临时电”的小区都是在文件出台之前形成的。
供电部门也呼吁全社会应重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开发单位应尽早落实资金,实施永久供电设施建设,供电部门将全力配合彻底解决“临时代永久”的问题。
举措
12个小区今夏将改造
既然临时电目前已属历史遗留问题,那么目前的改造情况如何?对此,供电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临时代永久”小区的供电设施产权不属于电力公司所有,但供电部门一直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加快实施“临时代永久”小区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工作。目前,已经解决了430个“临时代用久”小区的永久用电问题,有36万余户居民用电已经“转正”。
截至2014年6月底,全市还有108个“临时代永久”小区没有解决,涉及8万户居民,其中62个小区已初步制定了改造方案,正按计划逐步实施,另外46个小区供电部门也正积极推动市住建委督促开发商、小区物业加快制定改造计划。今年夏季,预计将有12个“临时代永久”小区完成改造,涉及居民8000余户,主要涉及城区、昌平、房山、平谷地区。
对于还没有完成改造的“临时代永久”小区,供电部门表示,部分小区在夏季高温大负荷期间仍存在设备超负荷或故障停电的风险。供电部门也希望短期内无法完成改造的老旧与“临时代永久”小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节约用电意识,尽量避免大功率家用电器全部同时开启,以降低高温大负荷期间的用电负荷。
2025-09-15 11:43
2025-09-08 10:42
2025-09-08 10:40
2025-08-12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