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天津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土地拍卖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土地市场火热 别以为开发商都是冲动“傻白甜”

来源:齐鲁晚报  沙元森 天津房掌柜  2016-07-13 05:08:41
[摘要]近日,南京集中出让10幅地块,其中8幅为设定了最高限价的住宅地,现场有四十多家房企参与抢地,8幅限价地块有7宗因熔断终止出让。土地市场如此热闹,令人目瞪口呆,地方政府固然会因为土地出让获益良多,但是价格太高也让人尴尬,毕竟如此境况与政府预想的“健康稳定”的土地市场相去甚远。

    嫁接了熔断机制的土地拍卖,本意是为了保证市场的“稳定健康”,现在反而刺激得土地市场更加火热。这次的拍卖熔断也许会加速南京的楼市新政出台,但无论什么样的调控政策,都应该尊重市场的规律,多一些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少一些对价格的直接干预。这才是政府面对市场的应有理性。

  近日,南京集中出让10幅地块,其中8幅为设定了最高限价的住宅地,现场有四十多家房企参与抢地,8幅限价地块有7宗因熔断终止出让。土地市场如此热闹,令人目瞪口呆,地方政府固然会因为土地出让获益良多,但是价格太高也让人尴尬,毕竟如此境况与政府预想的“健康稳定”的土地市场相去甚远。

  据报道,为了给拍卖降温,国土局工作人员不得不在现场以政策调控警告房企,主持人说得更直白,“你们别让政府不好办,那样你们就不好办了”。在官方看来,争相拿地的房企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性,最终导致土地拍卖大面积熔断。可换个角度看,房企未必是冲动的“傻白甜”,政府也未必是冷静的“理中客”。

  拍卖的一个基本规则就是价高者得,防止竞买人因为身份等因素进行幕后交易,保证交易的公平性。按照这个规则,定价权在市场手里,最终成交价也是由竞买人决定的。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拍卖中创造性地推出了熔断,把定价权又拿到自己手中。可以熔断的土地拍卖,说白了就是必须按照政府预期的价格才可以成交,否则就是“不理性”。

  确实,这几年房企经常被舆论描绘成“人傻钱多”的物种,因为很多地方的土地拍卖动辄出现地价高于房价的现象,就像一个人买了比面包都贵的面粉,只能用傻和不理性解释。舆论如此调侃也就算了,地方政府如果也自以为是地认为房企都不如自己看得更长远更理性,未免有些自视甚高。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房企对市场和利润的敏感通常是远超政府的想象的。静止地看,面粉比面包贵的生意不好做,但是实际情况是,今天的面粉做的是明天的面包,这就失去了可比性。这些年,很多看似“不理性”的房企越做越大,而自诩理性的地方政府却没能真正控制住楼市。

  当然,不排除有些房企会误判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这种优胜劣汰显现了市场竞争的正常规律,却不是政府操纵价格的理由。政府试图以熔断机制控制拍卖,但也很可能被精明的房企借力打力,反过来干扰正常的市场竞争。既然政府设定了不可逾越的最高价,那么无意拿地或者另有所图的房企就可以利用政策的漏洞进行恶意炒作,以熔断方式中止拍卖。这样看来,房企抢地还能说是“不理性”吗?

  嫁接了熔断机制的土地拍卖,本意是为了保证市场的“稳定健康”,现在反而刺激得土地市场更加火热,谁更应该为这个局面反思?当然是地方政府,而不是房企。这次的拍卖熔断也许会加速南京的楼市新政出台,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调控政策,都应该尊重市场的规律,多一些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少一些对价格的直接干预。这才是政府面对市场的应有理性。

分享到:
责任编辑:邢清梅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家装成新居住行业入口 被窝升级发布“十心实意”安心承诺
  2. 2监管盯上金科股权变动深水区?
  3. 3红贯天津的塘沽一中强势进驻 塘沽湾区域利好重磅升级
  4. 4“五一”北京学区房迎最后疯狂?
  5. 5当代置业前4月合约销售额约71亿元 均价达10320元/平米
  6. 693年包租婆,“拥有”400栋房子,这个后浪不简单
  7. 7小长假北京二手房回暖 带看量大增、网签量恢复去年水平
  8. 8成都市民“五一”假期忙看房
  9. 9世茂繁忙四月天 销售同比增四成、物业提上市与二度配股
  10. 10香港发展局指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明起接受申请 为期三年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