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什么迟迟没有落地?大家的疑惑无非有以下几点:过去一年房地产销售不是很火吗,为什么还要继续支持房地产需求;中央不是已经在国开行搞了住宅金融事业部吗,为什么还要再弄一个国家住房银行;现在不是要求商业银行给房贷打折吗,市场解决就行了,为何还要政府来搞个住房银行;这是又让老百姓借钱的节奏,现在中国不是要去杠杆吗?
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顾虑不仅不是障碍,反而构成了加快住房银行改革的理由。
首先,过去一年房地产销售的红火是一时的、局部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实际上去库存压力有增无减。短期看,全国商品房销售从2015年10月就已开始回落;长期看,中国20岁~29岁的刚需人口从2013年已经开始下降,即便现在全面放开二孩,也无法改变刚需人口拐点的事实。
其次,国家住房银行完全不同于国开行的住宅金融事业部:国开行的住宅金融事业部就是用来支持保障房供应的,它和用来支持老百姓购房的国家住房银行不是一回事,前者会增加供给,并可能导致供需失衡、恶化;后者才能真正激发需求,消化库存。
再次,中国的城镇化率和自有住房率还很低,未来合理的购房需求还有很大空间,单是首套房需求就远远没有满足。首次购房需求要么来自婚龄人口的增加(常说的刚需人口),要么来自城镇人口的增加。中国目前婚龄人口刚需虽已开始下降,但城镇人口刚需还在不断增加。尽管目前的统计显示户均已经拥有一套住房,但前期大量房产沉淀在炒房者手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房,他们都是需要住房银行支持的合理需求。
最后,指望商业银行降低房贷利率不现实也不公平,应该通过住房银行这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予以支持,这是个社会民生问题,不是市场问题,国际上也都是这么干的。另外,现有的住房公积金在额度、收支体系上先天不足,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而国家住房银行能够更有效地提供住房融资服务。
至于说到去杠杆,中国只有居民部门还有加杠杆的空间。从住房抵押贷款来看,2014年末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1.5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仅为18%,而同期美国的这个比例为54%。从居民部门杠杆率来看,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住房贷款的潜在违约风险很小。基于此,只有居民部门加杠杆,才是对冲企业部门去杠杆,防范经济和金融风险的唯一手段。
总之一句话,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压力比想象的大,国家住房银行有必要、也有条件成为中央化解房地产库存最重要的一把利器。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
2025-05-06 09:12
2025-05-03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