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总是按经济规矩办事的。影响房价的因素虽然有很多,但归根结底都会通过供求关系来起作用。整个楼市能够支撑到现在,除了一些投机因素外,自身的刚性需求才是主旋律;丈母娘房、学区房、改善房等等各种名号的住房,才是支撑起中国式购房的需求基础。
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一直是政府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央也一直努力使房价回归理性: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除此之外,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今年,政府还将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再改造470万套以上。毋庸置疑,保障房、廉租房的纷纷入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挤压掉房地产市场中的一部分泡沫。
我们知道,城镇化是未来十年中国发展的大势所趋。城镇化在全国各地的四处开花,其涉及到的3亿人口转移产生的住房需求也必将源源不断。随着购房需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被正确地引导和分配,房价趋于理性的白银时代,将会慢慢到来。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随着“挤泡沫”的继续,整体房价增速将放缓,局部可能会出现下行。泡沫迅速破裂、产业轰然崩溃这种“唱衰”中国楼市的声音注定要再次落空。
2025-09-08 10:40
2025-08-12 09:27
2025-08-12 09:26
2025-08-12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