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这个转型当中,我们应该清醒。中国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企业,我们缺少一种东西,我们缺少的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看得起我们的邻居——日本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身在中国就有,但是我们缺失了。就是如何精益求精,把一个产品当成艺术,当成生命去做,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大了也持续不了,而且这个大可能是一个灾难。
作为一个传统企业,万科从五年前制定了“千人亿计划”,就是一千名工程师,一亿人民币送他们到日本学习,一次一个月,执行到第三年,开始制定第二个千人亿计划,把一千名经理,用一亿人民币的成本送他们到日本学习。第四年我们有第三个千人计划,就是一千名服务人员送到日本学习。预计随着万科的人员增加,我们会有第四个,第五个千人计划继续。
谈股灾和万科配股
万科算是一个老公司了,我也来谈点在这次股灾当中万科的一点体会。很有意思,我非常感谢2008年。08年之前,我们两年不到扩一次股,万科在08年之前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效率是最高的,一直在融资,万科的扩股当中,融资对万科起到一个助推器的作用。但是08年之后不给房地产公司扩股了,怎么办?万科要发展,08年之后万科的发展没受到影响,很简单的秘诀就是合作,万科现在90%的项目是合作的,也就是自己做的项目只占到10%。我们通过合作,万科现在不缺资金。
当然作为上市公司,这次开了之后,我们也想扩股,但是对市场评估了一下,感觉现在牛市是在吹,很明显的管理层的意图非常明确,以至于到最后各种放放放以后就是空,我们经历最痛苦的就是高价发行了股票,最后股价跌下来了,我们的中小股东、战略投资者非常难受,所以这一次我们非常清楚,有扩股机会我们还是要看一看。
我们不缺钱,帐面上500亿,所以我们说即使现在给扩股机会了,我们也决定先不扩,看一看。所以一旦突然发现股价下来之后,我们即刻就申请了100亿的回购计划。
很多公司都停牌,我们不会停牌的,即使有一天我们跌了百分之八点几,万科是流动性非常好的股票,我们不会停。
这就是在这次市场变化的时候,万科的一个态度。而且这时候我才发现,万科变了,以至于变的“上市不上市”对我们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万科的基因已经不用依靠扩股来扩张,但不等于说万科将来不会扩股了。
谈万万合作
从企业的发展来说,因为一个靠挖坑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所谓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进入白银时代。为什么万万想不到万达和万科合作呢?很简单,我们先说万科,我们的住宅开发,我们的社区向城市配套发展,住宅是我们的轻资产,盖了就能卖,突然进入商业地产、写字楼地产,第一,你不能盖了就卖,要出租,我们发现这方面我们不是很熟悉,这种商业资产对万科是重资产。万达恰好是倒过来的,商业地产它也不是卖,是租,但是只要一开始它即刻就能组织,你知道你的租金收入是多少,知道客流是多少,商业地产对万达是轻资产,但是和商场配套的住宅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质量啊,卖的不尽人意,住宅对万达是重资产,这两个公司为什么不合作呢?它的重资产在我手上就是轻资产了,我的重资产在它手上也是轻资产了,所以这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当中重新的资源整合的过程。
谈中国企业
大家都在谈中国的巴菲特。我想这里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如果要成为巴菲特的时候,本身就有点问题了,就等于说我们谁成为洛克菲勒,我们谁成为卡内基。我们中国有很多巴菲特,我想这个就有问题了,我们所谓的巴菲特只有一个,完了中国说谁能成为巴菲特,我想最多是一个嘛,怎么会是一堆?
谈到巴菲特,我的联想就联想到了郭广昌,但是郭广昌就是郭广昌。将来发展我觉得在传统企业转型当中,复星给我们做了一个启发,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一个从房地产、医药、钢材,应该说是一种多元化发展,最后如何再通过跨国的经营当中走向了金融,我后面叫金控,我非常看好郭广昌。我们是做传统行业出身的走到这一步,而且是走出国门,我知道我们的主战场还在中国,但是国际舞台和中国市场结合起来,那真是不得了,中国人非常聪明、勤劳能吃苦,甚至可以总结来讲什么叫企业家,什么叫领袖,就是以苦为乐的。
我跟广昌挺熟的,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不打不成交,我们见了一面就互相踩对方,互相笑咪咪的不服气。尽管是这样,我真正到他家里,也就是两个月前,他家里的朴实,他家里的环境让我感到和中国现在已经富起来一代富人的家里相比,我感到很意外,非常朴实。所以我感到中国人只要给了机会,有这样的舞台,21世纪说是中国的那毫无疑问。但是我们应该记住,我们更多的开始要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责任,更多要强调的不是第几,我们是巴菲特,更多要讲我们的责任,毫无疑问一定会超过巴菲特。不要相信只有盎格鲁、撒克逊的后代一直主导着这个世界,既然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应该是我们龙的子孙在世界上要开始崭露头角,但是要记住我们的责任。
2025-05-19 10:53
2025-05-19 10:51
2025-05-14 09:14
2025-05-13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