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与会间隙,刚刚上任的北京市住宅房地产业商会会长黎乃超表示,楼市寒冬仍在,连续政策利好下,“春天”可期,未来,各级政府或将继续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引导楼市健康、有序发展。
政策不会影响行业整体趋势
当前中国股市热闹,投资者纷纷涌入股市,相对而言,楼市表现要逊色不少。从2014年开始,全国房地产行业陷入新一轮低迷,而导致房地产低迷有三大原因:一是价格高企,仍超出多数人的支付能力,间接抑制中低人群置业;二是购房人、投资客对房地产后市预期下降,股市等金融类投资渠道收益增大,吸引了资金;三是人口变局,2011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开始下降。
随着9·30新政、3·30新政两轮政策发力,楼市解冻回暖。
对于当前的市场情况,黎乃超则认为,房地产宽松政策可能增强购房者对市场企稳的预期,从而推动销售上升,但开发商能够多快清理库存仍有待观察。
“政策会影响市场,但不会影响行业的趋势,不会因为政策的出台,就改变我们对地产白银时代的认识。”他告诉记者,未来十年中国楼市不会再现以前的高速增长,将与中国经济一道进入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增长。
为了维持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未来,各级政府或将继续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引导楼市健康、有序发展。
黎乃超表示,此前措施主要包括放松限购、调整二套房贷认定、降低房贷利率、放松公积金贷款规则、降低二套房首付、鼓励组合贷、降低营业税标准等。他预计下一步的措施可能包括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继续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加快筹建国家住房银行。
中小房企持续面临资金难关
3·30新政带来的利好,市场仍需一段时间才能消化,开发商自身的规模将决定它们如何度过当下的难关。对于积粮广的大型房地产来说,“寒冬”可能导致业绩下滑,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房企,“寒冬”就是要被淘汰。
对于中小房企来说,最大的困难来自资金面。虽然去年年底央行的降息客观上扶了房地产业一把,但由于金融机构为了控制投资风险而出现了对房地产业“惜贷”的局面,中小房企很难获得开发贷款,而信托等其他融资渠道的成本又居高不下,2014年中小房企普遍面临资金面紧张的问题。即使去年年底出现了“翘尾”行情,为数众多的中小房企也难以扭转资金紧张的局面,这种情况仍将在2015年持续。
而在销售层面上,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时期,与品牌房企相比,中小房企由于缺乏品牌的号召力,而且销售策略相对并不占优势。而像去年开始的“以价换量”的销售大战中,中小房企的销售业绩,会受到品牌房企积极跑量的影响,去化难度加大。如果在销售上无法打开局面,现金流更为紧缺的中小房企日子无疑会更加困难。
黎乃超表示:“2015年摆在中小房企面前的选项只有两个:要么转型,要么退出市场。中小房企的转型之路尤为艰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分化不断加大的市场上存在——无论是出售项目、出售股权还是降价销售,尽一切办法去度过资金面紧缺的危机再去谋出路。”
最有可能实现“逆袭”的是创新,瞄准细分市场,凭借精准的定位和精良的品质,把少量项目做到极致,去吸引客户的垂青。“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企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这时更能突显商会在引领企业抱团发展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告诉记者。
2025-05-06 09:12
2025-05-03 16:20
2025-04-01 13:24
2025-03-18 13:41